天津市染料化学第二厂 欢迎您
| 首 页 | 企业简介 | 印染资讯 | 产品展示 | 企业荣誉 | 营销网络 | 下载中心 | 注册会员 |
营销网络
湿蒸工艺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印染厂自2002年3月安装和调试了湿蒸染色机后,进行了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生产和各种新工艺试生产。除氨纶弹力织物染色时易起皱不能生产外,印染厂目前生产的所有织物都能采用湿蒸新工艺染色。如棉及涤棉混纺平布、府绸、卡其、Nomex织物、麻类和高支府绸等,现已生产各种规格的织物200万米以上。同时织物前处理和免烫整理采用湿蒸新工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原先涤棉分散/活性染色试生产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分散/士林湿蒸染色工艺,已生产100余万米各类规格的涤棉织物。 分散/活性染色方法有两种:中浅色采用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湿蒸染色,温度190~200℃,湿度(37±2)%,车速35~40m/min,然后皂平洗;深色采用分散活性二浴二步法工艺,染色工艺分别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湿蒸染色条件。 分散/士林染色采用分散/士林一浴湿蒸染色,温度200℃,湿度(37±2)%,车速35~40m/min,染色后用烧碱、保险粉正常还原汽蒸、皂平洗。染色各项牢度均达到正常生产指标,符合客户要求。 高温湿蒸短流程连续前处理工艺 我厂有一套完整的实验室高温湿蒸样机和生产设备,可在国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对前处理工艺的主要参数、助剂种类和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以获得一种连续、快速的前处理工艺。在此基础上,先后5次在湿蒸染色机上进行高温湿蒸短流程连续前处理批量生产,每批1.6万~2.8万米,累计加工10万米以上。由于高温湿蒸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具有连续、快速的特点,与酶退浆等工序一起,只需汽蒸6min即可完成织物退煮漂前处理工艺,织物无需在汽蒸箱内堆置1~2h,故基本杜绝了前处理加工易产生的纬斜、折痕、横档、煮练不匀、破洞、卷边和擦伤等疵病。加工织物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能满足正常生产半制品的要求。以最近生产的5.2万米16X16/2(102X52)直贡成品(门幅150~152.4cm)为例,采用湿蒸前处理、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再进行阻燃整理,产品出口欧洲,50码以上一等品开剪率达到97.8%。 低温湿蒸免烫树脂整理 纯棉织物免烫整理或形态稳定整理,在21世纪初又一次成为化学整理领域的热点,著名品牌首推日本日清纺公司生产的“SSP”(SupeSoftPeach)纯棉免烫织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指标为平挺度(WSW),要求一次洗涤后平挺度达3.5级。目前客户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美国AATCCl24-2001标准,105°F洗涤5次后,平挺度要求达到3.5级。对优质棉织物采用液氨整理+免烫树脂整理,按照常规焙烘法,很难达到这一指标。而采用瑞士科莱恩公司的快速反应树脂NEC,用湿蒸免烫树脂整理工艺,在湿蒸机上先后5次试生产了40余种不同规格织物,每只规格50~100m,其中薄型色织面料31种,亚麻及混纺织物8种,40支、50支、60支、120支等6种,测试1次洗涤后试样平挺度全部达到3.5级;5次洗涤后30%试样达到3.5级,40%试样达到3.2级,30%试样达到3级。 通过试验可知,湿蒸免烫树脂产品的强力保留率高,平挺度、耐洗性好,该法制得的织物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焙烘整理方法。在试制的基础上,投入批量生产,2003年8月加工的10万米50X50(144X80)斜纹(骑兵斜),5次洗涤后平挺度为3级;加工的3万余米50X80/2(140X88)色织府绸,经测试,洗涤5次后平挺度都达到了3.5级。 湿蒸新工艺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能应用于印染行业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工艺,织物浸轧化学品后,不经预烘,直接在一个可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反应箱内反应,处理后织物各方面性能与传统工艺相比,都有明显提高;采用这种新工艺,能真正做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特别适合Tencel、麻类及其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符合市场发展潮流;通用性强,可用于织物前处理、后整理和染色,染色工艺多样化,无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