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染料化学第二厂 欢迎您
| 首 页 | 企业简介 | 印染资讯 | 产品展示 | 企业荣誉 | 营销网络 | 下载中心 | 注册会员 |
营销网络
过氧化氢酶对棉染色的影响
作为织物湿整理中最常用的漂白剂——过氧化氢,在漂白处理后必须去除。如果残留的过氧化氢没有完全去除,在随后的染色过程中,染料将被氧化,导致染色不均,染色不充分,以及在相同配方下的匹次色差。 为避免漂白后残留过氧化氢的危害,通常需用大量水浸洗。生产商为了降低浸洗用水及废水排放的高成本,已经在寻找替代的方法,如增加还原剂———保险粉,亚硫酸氢钠———替代传统的浸洗。尽管还原剂的使用降低了水、能的消耗,但还需寻找更经济更安全的方法。还原剂的使用增加了废水中硫酸盐、亚硫酸盐含量,在非化学等量使用情况下,仍可氧化或还原染料。 过氧化氢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主要由四种次单元组成,每一种单元含一种苏木精衍生物称为ProtohemeⅨ。一摩尔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两摩尔过氧化氢生成两摩尔水及一摩尔氧气。我们知道酶催化反应是最快的生物化学反应之一。由于省水、省时、节能、降低废水排放,过氧化氢酶成为去除残留过氧化氢的重要方法,并且同时实现可生物降解,不增加废水中盐离子含量。酶用量的多少也不会影响织物染色过程。由于酶的专一性,染色可与酶处理一浴进行。 酶在特定pH值、温度、离子强度条件下才表现出高效性。如果使用条件超出范围,由于酶蛋白质变性,酶立即失活。为避免失活,酶的使用温度、pH值、化学试剂(表面活性剂)用量必须准确。因此必须对漂白及染色过程中所使用化学试剂对酶的影响进行研究。尽管过氧化氢酶只分解过氧化氢,但有研究发现,在大于或小于酶最佳用量的情况下,会增大织物表面色差。研究表明:如果酶过量,变性的酶与活性染料之间将进行相互作用,导致染料聚集。 用过氧化氢酶处理有四种方法:在漂白后过氧化氢酶直接加到漂白浴中;在中和漂白浴之后加;将漂白废水放掉,再注水后加;排掉漂白废水,织物用水洗一次,再加水和过氧化氢酶。 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弄清真菌及细菌过氧化氢酶对棉织物得色率与残留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七种商业过氧化氢酶进行,通过KS值评价棉织物活性染料的染色效果,并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织物上残留的过氧化氢的量。研究表明:七种不同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对织物的KS值没有影响。酶的用量(低、中、高)略有差别。酶在高浓度及中等浓度时影响不显著,在低浓度时,随着酶用量的增加,KS值增加。当使用不同的添加剂及缓冲溶液时,即使是相同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对织物KS值的影响也不同。使用酶不会损害织物的色牢度性质。